他是从环食药侦大队副大队长转岗到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教导员,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他成功完成了从守护绿水青山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转变。他就是马金祥,男,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2003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派出所、森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工作,并担任副大队长,2023年调至甸沙派出所工作,担任副所长,2025年3月任教导员。从事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7次获得个人嘉奖,被评为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办案能手”,2次获得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
守护绿水青山,他是“办案能手”
2012年,马金祥调入森林公安局,2020年转隶到如今的环食药侦大队后,他一边学习相关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法律,一边在办案中实践,他聚焦群众关切生态环境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工作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先后带队侦破河口水冒天二十余起非法占用林地案件、辖区森林火灾案、非法出售珍贵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等案件,为保护寻甸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成功获评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办案能手”。他深知打击违法犯罪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远远不够,他主动联动检察院与林草部门积极探索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大力推进林木补种进行生态修复,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原来的荒山现如今已是青山翠绿。
守护一方平安,他是“多面手”
自调入甸沙派出所后,他始终保持行业公安的精神不褪色,重新钻研已经快要陌生的公安业务,工作认真细致,并不断钻研新的公安业务。今年四月,他带领警力不辞辛苦连续三天抓获偷越国边境犯罪嫌疑人三人,同时经深挖同案犯进行上网追逃,先后带队辗转贵州六盘水及四川南充抓获同案犯二人。为最大程度守牢群众钱袋子,马金祥努力化身反诈宣讲员,而当好宣讲员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功底,为此,他反复观看“国家反诈中心”新媒体平台上的有关宣传信息,认真学习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特点和作案手法,借助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的有利东风,他带队到辖区9个村委会,足迹遍布70个自然村,共1万余名群众都听过他的“反诈课”,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去年以来,甸沙辖区电诈警情大幅下降。2024年以来,甸沙辖区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受害人均在外打工,被盗时间跨度大,且案发地点较为偏僻,周边监控缺失,但马金祥没有放弃,他带领民警挨家挨户对周边群众开展走访,一遍又一遍对案发现场进行勘察,终于在一户群众口中找寻到嫌疑人的线索,在一番深挖彻查下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行踪。经过连续多日的蹲守,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成功破获了系列盗窃案件,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四万余元,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处理鸡毛蒜皮,他有“小智慧”
他是教导员,也是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中,每天面对的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他总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利用闲暇时间,他常常走进辖区开展走访,及时了解社情民意。面对各类矛盾纠纷,在落实“2+3(1)+N”机制基础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小方法”,即多跑几趟、多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村委院子开展调解,他厘原因,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算“经济账”、打“人情牌”,用心用情处理每一起纠纷、调解每一起矛盾,辖区某村的杨某与马某等多人因高额三角债产生纠纷,因债务人偿还能力弱,双方当事人多次反悔,引发债权人多次上门讨要,存在严重的隐患,马金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坐下来开展调解,为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他联动司法所及村委会邀请双方亲属共同参与协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五次协商最终顺利达成协议,“矛盾结”变成了“和谐扣”,类似这样的纠纷,他已成功调解20余起,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马金祥,一名从守护绿水青山到守护一方平安的跨界者,对于今后的工作,他常说:“不管岗位如何变化,守护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