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似一块砖,千万家的和谐构成泱泱大国的稳定,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家庭和睦之美,营造子女孝顺的良好风尚。近日,寻甸县仁德街道以赡养纠纷为线,以调解方法为针,串联起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及子女间的孝顺,筑牢和谐家庭、社会和国家之基。
仁德街道排查到村民反映赡养纠纷后,工作人员随即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寻找家庭纠纷的“结点”,因李某英年龄较大,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子女的照顾和经济支持,但李某英名下的一块宅基地存在争议,导致老人的赡养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也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在了解情况后,仁德街道依托“2+3(N)+1”机制,联合多部门联动开展调解工作,采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解,工作人员先从亲情的角度出发,引导子女们回忆老人的“生育之恩、抚养之情”,唤起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其次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强调了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子女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影响。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做通思想工作后,疏通亲情关系的“堵点”,子女们最终放下了分歧,达成了一致的赡养协议,促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此次赡养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实际生活困难,也修复了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让这个家庭重新充满温暖和关爱。今后,仁德街道将加大“子孝家和”传统美德的宣传广度以及“赡养父母”法律义务的普法力度,同时做到赡养纠纷“早发现、早介入和早化解”,及时将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障老年人的老有所养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