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寻甸县司法局积极响应司法部《关于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县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命名成立包括“仁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马兴能调解工作室”在内的16个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不断夯实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本次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队伍呈现出人才结构多元、经验丰富的特点。调解员中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62岁,平均年龄45岁,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调解力量。其中,女性调解员1名,男性调解员15名。从职业背景来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5名,村社区干部11名,他们熟悉基层情况,具备丰富的调解经验。此外,调解员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6名,大专以下学历10名,学历层次虽有所不同,但均具备扎实的调解技能和群众基础。他们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调解第一线,深受群众和干部的好评。
本次命名成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以受理、调处诉前矛盾纠纷作为主要服务内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为辖区群众提供解决矛盾纠纷的专业平台,向群众提供免费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各个调解工作室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自成立以来,各调解工作室已成功调解多起矛盾纠纷,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个人调解工作室的命名成立,是寻甸县司法局在推进诉源治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下一步,寻甸县司法局将继续加强对个人调解工作室的指导和管理,强化“个人调解服务品牌”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培训、交流等活动,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提档升级。同时,司法局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此外,司法局还将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用心用情为民解忧纾困,全心全力守护基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