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播报

寻甸县“2+3(1)+N”工作机制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3-12-18 11:03:24作者:寻甸县政法委来源:寻甸长安网

综治中心统筹各方力量、基层网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普法强基提升治理质效……近年来,寻甸县着眼于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探索建立“2+3(1)+N”工作机制,依托综治中心、网格管理与普法强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社会治理力量联动、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新路子。

入户化解矛盾

构筑综治“桥头堡”

今年9月,家住寻甸县金源乡的赵女士拨通了报警电话,称其与前男友施某产生纠纷,施某威胁自己及家人。接警后,金源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带有管制刀具的施某依法行政拘留。

然而,拘留并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化解纠纷,还必须各方力量参与。了解原委后,先锋镇综治中心按照“2+3(1)+N”工作机制,由先锋镇综治中心主任李荣松、先锋派出所所长马清怀牵头,综治中心、司法所、民政部门及白子村村委会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一行人先后两次到白子村进行走访,向施某亲属、邻居及村小组长了解情况。在施某行政拘留期满当天,先锋镇、金源乡两乡镇综治中心及时联动开展调解。

调解中,人民调解员把握住问题焦点,首先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普法教育,派出所、司法所、民政等部门给予了专业指导意见。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矛盾。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桥头堡”,综治中心承担着指挥调度的关键作用。依托“指挥部吹哨、站所报到”工作模式,综治中心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治理的各方力量,解决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实现社会治理由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单一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

据了解,寻甸县将网格管理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整合纳入综治中心,目前192个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成投用,322名综治中心专兼职人员在岗待命,实现了全县社会治理“一中心”调度、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群众诉求“一条龙”服务。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寻甸县还建立健全了会商研判、分级负责、矛盾纠纷调处等8项制度机制,对采集受理转办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实行定期会商研判、按责交办、排查调处,推进多元摸排化解。将辖区婚恋纠纷、家庭纠纷等突出矛盾纠纷一律纳入“七个闭环”“挂账销号”管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微信图片_20231215100134

自“2+3(1)+N”机制运行以来,寻甸县共调处突出矛盾纠纷170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3个,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巩固网格“前哨站”

婚恋矛盾纠纷往往“剪不断、理还乱”,若得不到及时调解,一朝爆发,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今年11月30日,七星镇江格村网格员排查发现一起婚恋纠纷,接到网格员上报情况后,七星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妇联、民政、江格村村委会等各方力量,前往事发地了解情况。

原来,村民朱某与保某为同村村民,双方育有一子,多年来分分合合,感情破裂,又因孩子探视问题产生纠纷。

七星镇综治中心积极组织村贤、村委会主任、网格员,对双方当事人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法教育,同时帮助双方分析后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打消双方疑虑。

经过一番调解,双方一致同意由七星镇综治中心作为见证方,在综治中心履行法院判决补偿款项,并立下了相关字据。至此,双方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这是寻甸县依托网格化管理,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寻甸县精准划分五级综治网格,其中,16个二级网格、175个三级网格、1711个四级网格、4609个五级网格,实现资源互通、数据共享,让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得更加顺畅。

微信图片_20231215094150

随着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成投用,全县560名政法干部、村社区干部、“三双”党员等力量走进基层网格,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化群众点单、网格派单、网格员接单“三单”模式,对潜在风险隐患、矛盾苗头实时巡查、即查即报。

为了进一步增强网格员队伍能力素质,寻甸县通过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全县网格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为网格员“充电蓄能”。

今年以来,依托网格化管理,寻甸县共排查出591件突出问题清单,全部问题已分层分级细化至网格处置,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拓宽法治“主阵地”

11月21日,当地气温骤降,但寻甸县羊街镇的一处院坝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场特殊的“院坝普法”活动在这里举行。

“调解矛盾纠纷,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双方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端。”活动现场,寻甸县人民法院院长马璟以案释法,向辖区网格员普及法律知识和传授矛盾调解方法。现场还向网格员发放了150份学习手册,为基层治理人员添加知识力量。

今年以来,寻甸县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将普法与基层治理、全年政法工作互促共融,成立十二个专项行动工作组,22支185人的专项普法队走进基层一线,广泛开展普法活动。同时,依托“三包三挂”责任机制,精准下发3个问题单、17个任务单、4个提示函、3个督办单,将命案防控、信访工作等检验普法成效的10个指标纳入年底平安建设考核硬指标,以制度保障普法工作开展。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139

寻甸县聚焦5类重点群体、6大行业领域,分类施策普法,组织开展“以案释法”“模拟法庭”活动200余场次,印发26万份普法口袋书,重要节点开展普法活动160余场次,实现全辖区居民普法100%全覆盖。此外,通过新媒体发布2136条普法图文、短视频,进村入户对8万余人开展面对面“零距离”普法,把普法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有效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64名律师进驻基层,“一村一法律顾问”全面落实;各行政村5名“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为群众排忧解难;144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村正在逐渐创建打造,并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全县民主法治村建设;15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吸引了无数群众驻足学习;法治文艺宣传队将50余个普法文艺作品唱进群众心里……如今,寻甸县基层一线普法队伍日益壮大,法治氛围正浓。

法治文化建设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寻甸县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和刑事立案同比往年大幅下降,基层政法工作人员共为群众调解2055件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满意率达100%,实现全县命案“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