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仁德街道牢牢把握“八降两升”任务目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在调解前普法,不断增强辖区人民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助力从源头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仁德街道建设社区村民李某因其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面临倒塌危险,于2023年7月份拆除,计划重建。房屋拆除后隔壁邻居杨某却不让建盖,导致两家产生矛盾。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激化,仁德街道司法所、建设社区迅速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经过现场走访了解,李某老房子所在位置是原村小组的集体场院,1986年村集体依据当时政策协调,给本村村民建房使用,未规划好出入道路,加之1992年修过境公路,村内出入道路位置被改变,导致杨某户无进出道路,多年来两户人就该问题反复协商,未得到解决,直到现在因为李某拆房重建,矛盾进一步激化,杨某多次阻止李某重建房屋,并要求李某让出出行道路,双方产生矛盾纠纷。
在充分调查清楚情况后,仁德司法所、建设社区工作人员在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前提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纠纷的相关条款,从情、理、法等多角度开展劝导和普法宣传,经过耐心、细致的反复劝说,两户最终达成共识,李某让出一条出行通道,杨某承诺不再阻止李某重建房屋,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一起积怨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有效消除了稳定风险隐患。